來源:湘潭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4-18
4月17日,市國資委黨委書記楊衛國帶隊繼續深入城發集團重點子集團開展“三聽三問”調研活動,要求持續推進作風建設長效常態化,推動監管服務模式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重點聚焦關鍵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充分賦能國企改革攻堅重點突破,全面激活國企內生動力。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胡野天,湘潭城發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孫桂英,湘潭城發·城建集團、湘潭城發·物業集團、湘潭城發·湘盾集團主要負責人,市國資委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調研。
楊衛國一行到湘潭城發·湘盾集團實地了解湘潭市涉案財物集中管理中心運營情況。
此次調研聚焦城市建設、民生服務、公共安全等關鍵業務板塊,通過現場了解、交流座談、問需于企、靶向施策的方式,以“解剖麻雀”的深度和“一企一策”的精度,推動調研成果轉化為發展實效,為國企改革攻堅注入新的澎湃動能。
“三聽三問”調研座談現場。
調研座談會上,湘潭城發·城建集團、湘潭城發·物業集團、湘潭城發·湘盾集團主要負責人,分別匯報了生產經營情況、改革發展舉措和存在困難問題,并重點就業務拓展、爭資爭項、關鍵改革攻堅突破、歷史遺留問題化解等深入探討交流,努力尋求方法與路徑。市國資委相關業務科室現場“接單”,并逐一釋疑解惑,共謀落地舉措,共商解決方案,形成“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成效清單”閉環。
楊衛國講話。
“市國資委將繼續以高頻次、小切口、深扎根的方式開展‘三聽三問’調研,讓企業拋出‘真問題’,科室提出‘實舉措’,領導現場‘抓督導’。”楊衛國表示,調研不是“一聽了之”,而要“一問到底”,確保問題清倉見底并得到有效解決,確保改革破局并激發企業內生動力。
圍繞持續推動湘潭城發集團重點子集團在革故鼎新中協同發力,共同助推集團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上跑出改革轉型提升的“加速度”,楊衛國強調:
發展是最過硬的道理
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本,也是改革深化提升的保障。越是經濟形勢復雜多變,越要保持戰略定力謀發展;越是改革步入“深水區”,越要穩打穩扎敢啃“硬骨頭。要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資源優勢、政策優勢和組織優勢,主動融入市場搏擊風浪,錨準戰略目標,堅定改革信心,增強發展韌性,既當改革“排頭兵”,又當發展“生力軍”,加快提升國有經濟對全市經濟的貢獻度。
主業是最牢靠的飯碗
深耕細作主責主業,是市屬國企安身立命之本。要立足主責主業,集中優勢資源,深入研究市場需求,加大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投入,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提升價值創造能力,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搶抓“兩重”“兩新”和一攬子增量政策機遇,謀劃大項目好項目,全力爭資爭項爭政策,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堅決杜絕盲目鋪攤子、上項目。
改革是最關鍵的招數
以市場化思維推進改革,是市屬國企釋放活力的關鍵。要持續深化市屬國企管控體系、選人用人和績效薪酬三項制度改革,激發員工積極性和創造力。要錨定實體化、市場化、專業化改革轉型方向,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
創新是最持久的動力
破舊立新,勇于創新,是市屬國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要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積極引進和培養創新人才,攻克一批制約主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同時,要創新管理模式、商業模式和營銷模式,適應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
管理是最永恒的主題
降本節支,推行精細化管理,是提升市屬國企運營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加強成本控制,優化資源配置,推動數字化轉型,推廣AI應用場景、智慧監管,以精細化規范化智能化管理推動效益提升。
增收是最實在的追求
提質增效是市屬國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堅持效益為王,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以品質贏得市場和客戶,提高產品附加值。要積極拓展市場,開辟新業務新客戶,增加銷售收入。要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多元化增收。
安全是最嚴格的底線
安全關乎員工生命健康和企業生存發展,是企業的生命線。要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要加大安全管理投入,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和演練,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安全隱患,做到動態排查、徹底整改、及時消除。同時,要重視廉政安全,防范腐敗風險,確保既干得成事業,又守得住底線。
品牌是最無形的資產
品牌代表著企業的形象和聲譽,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市屬國企要樹立品牌意識,加強品牌建設和管理。通過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履行社會責任、加強宣傳推廣等方式,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品牌贏口碑、拓業務、提效益,為企業贏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和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