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18
千帆競發,勇進者先;中流擊水,奮楫者勝。
站在2021年的開端,回眸2020年湘潭城發集團的不平凡軌跡,這是他們扛起責任擔當,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激發轉型發展內生動力的一年。
重組后的湘潭城發集團,在市委、市政府、市國資委的堅強領導下,牢記“城鄉建設運營發展商”的定位,以黨建為引領,以“市場化、實體化、專業化”發展為目標,始終保持奔跑的姿態,初心不改,奮斗不止,芬芳不斷,交出了一份戰略重組轉型發展的亮眼答卷——
這一年里,湘潭城發集團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穩步推進,芙蓉大道快改、昭華大橋、白云路、中心醫院生命通道、三大橋河東匝道等15個重點項目完工投產,楊梅洲大橋、西二環一期項目復工,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民生福祉進一步提升。
這一年里,湘潭城發集團產業經營項目奮力開拓,片區開發、房地產、工程建設、規劃設計、資產資源經營、文化旅游、社區服務等板塊業績節節攀升,集團發展后勁更加強勁。
這一年里,集團營業收入、利潤、稅收等經濟指標超額完成任務。
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征穩馭舟。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新的歷史節點,湘潭城發集團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深入推進“一六二”工程,著力打造“四區一地”,在“六個湘潭”建設中彰顯國企責任與擔當。
回眸2020
黨建總攬:紅色引擎集聚合力
黨的建設是國企的“根”與“魂”。在轉型發展的“主戰場”,湘潭城發集團充分發揮黨建領航作用,推動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處處閃耀著黨旗、黨徽的光芒。
夯基固本,加強黨員政治理論學習教育。通過集中學習與自學、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相互補充的方式,組織全體黨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中央、省、市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貫徹執行。開展黨建業務專題培訓,推進支部“五化”建設,實現集團各黨支部“五化”建設全覆蓋。
用黨建引領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精準扶貧。開展抗疫愛心捐款,選派3名黨員干部前往聯點社區支援防疫工作。積極開展走訪慰問,為一線抗疫和復工復產工作人員送去組織的關懷。號召黨員干部職工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把責任扛在肩上,帶頭推進復工復產。全年累計幫扶結對幫扶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20萬元,通過產業扶貧、消費扶貧等方式幫助貧困戶增產增收,開展點亮“微心愿”等活動,幫助貧困戶修繕屋頂、解決飲水等問題,180戶低收入家庭穩定脫貧。
推動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黨建為引領,以“四責四諾”為抓手,緊緊圍繞化債、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生產經營等重點工作,積極開展“國企百名書記聯項目”“國企黨員先鋒行”活動。明確集團66名支部書記、副書記“一對一”聯點66個項目,組織162名先鋒隊員建立62個黨員先鋒示范崗、39個黨員責任區、14個黨員先鋒隊,通過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助力項目競賽活動開展。
創新路徑,打造城發黨建品牌。組織開展“一支部一特色、一黨員一旗幟”“尋找最美一線黨員”“述說城發 砥礪奮進新時代”主題演講比賽、“國企故事”征文比賽、“光影國企·定格經典瞬間”攝影大賽等主題活動,通過系列活動,講好城發故事,展示黨員風采,用身邊的榜樣力量指引前行方向,激發前進動力。
項目建設:立足主業書寫擔當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湘潭城發集團的主責主業。2020年,湘潭城發集團共計實施省市重點基礎設施項目33個,年度計劃投資22.68億元。截至年底,累計完成投資23.94億元。
成績的背后是湘潭城發集團攻堅克難、櫛風沐雨的崢嶸奮進。為推進項目建設,湘潭城發集團先后開展“奮戰一百天 實現雙過半”“奮力奔跑 合力攻堅”“大戰黃金季 全力保目標”等競賽活動,比安全、賽管理,比進度、賽效益,比技術、賽質量……實施項目聯點責任制,一個項目、一名領導,推項目進度、解項目難題、抓安全質量;各子集團積極參與并制定詳細計劃,通過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實行“日報告、周調度、月點評、季評比、獎優罰劣”,集團內形成比、學、趕、超、幫的良好氛圍,掀起項目建設的熱潮。
以項目競賽為抓手,湘潭城發集團科學統籌、狠抓落實,全年項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芙蓉大道快改通車。(羅韜 攝)
▲昭華大橋通車。
▲愛勞渠黑臭水體治理完成。
15個民生項目完工投產。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昭華大橋、白云路通車,湘潭與長沙的“半小時交通圈”“半小時生活圈”“半小時經濟圈”趨勢更加明顯,加快釋放三市融城效應;護潭河一級渠黑臭水治理、愛勞渠、南洋渠、百畝湖等治理完成,水清渠暢,讓湘潭更加宜居美麗;中心醫院生命通道、萬樓東路、三大橋河東匝道、十六總泵站、江濱污水管網工程、雨湖交警大隊立體停車樓、原紅月亮立體停車樓、三大橋河西交通優化及環境綜合整治(頂管工程)等完工,城市品質進一步得到提升。
一批項目進展順利。板塘5號停車場、韶山東路污水泵站管道改遷工程、湘江防洪圈萬樓段、一大橋交通優化及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等項目正進行掃尾工作。東坪路、護潭西路、西二環一期羊牯立交橋春節前投入使用。湘潭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新建9棟房屋建筑,其中有6棟已順利封頂。十八總商業街完成投資8.2億元,文旅展示區、民宿體驗區已實現對外開放。
多個“調停緩撤”項目取得重大突破。24個“調停緩撤”項目實現全面開復工,楊梅洲大橋、西二環項目歷經多輪艱難談判,完成重新施工招標工作,于2020年11月實現開復工建設。東坪路(東泗路至體校段)已基本完工。江南大道項目于2020年11月27日復工,完成北二環至二級渠段路基二次清表,護潭西路口清表排廢等工作。
產業發展:市場轉型夯實根基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產業項目是企業長久發展的生命力。2020年,湘潭城發集團以產業開發為突破口,以市場化為導向,試點經營各種項目,積極拓展新型業態,產業基礎不斷夯實,轉型之路蹄疾步穩。
謀劃了一批收益可觀項目。河東湘江風光帶二期配套設施項目主體已完工,即將實現試運營;韶山新聯礦產項目已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并完成增資擴股的工商登記變更,已開展實質性合作;順意砂石場已成功簽訂商務協議,正在辦理租賃招投標和備案;創新混凝土完成工程技術改造,累計實現營業收入超9700萬元;公汽公司加油站項目投入運營,月均收入超百萬元;“互聯網+智能洗車”項目布局12個站點。
儲備了一批前景可觀項目。建工集團成立兩個省級創新平臺,竹埠港建筑垃圾再利用公司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積極謀劃布局“環衛一體化”、清潔熱能、建筑垃圾及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等生態環保產業,著手進軍中醫養老、月子中心等健康產業。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已成立合資公司。
資產經營進一步做實。成功獲得市城區公共停車場及停車位、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餐廚垃圾處理、“環衛一體化”特許經營權,已啟動白石公園、三角坪、城際鐵路板塘站3個停車場項目的運營,完成管理平臺開發和城區道路1期2023個停車位的建設,與僑銀環保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并成功中標停車場特許經營權。
積極向市場爭份額。建工集團作為湘潭唯一一家擁有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雙一級資質的國有企業,從眾多央企、國企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高品質商住樓盤項目及市政基礎設施等諸多項目,業務遍及湖南、湖北、廣東等省份。設計集團拓展農牧設計領域,承接外地設計項目,公司業務遍布貴州、廣西、福建、湖北、云南、江西和省內衡陽、株洲、益陽等地;成立全資子公司,新增裝飾裝修業務和建材銷售業務;首次承接EPC、全過程咨詢、代建工程項目,開展湘潭市公安局5個派出所維修改造及信息化、雨湖公安分局業務技術用房改造等項目的代建。社區集團拓展電梯安裝、維保等新的業務板塊,搭建“城發優購”O2O購物平臺,覆蓋全市18個居民小區。
片區開發:產城融合增強動能
片區開發是湘潭城發集團戰略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2020年,湘潭城發集團共掛牌土地13宗,對接了50余家大型開發企業,重點推進片區招商引資,通過產城融合,不斷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和能級。
2020年4月21日,湘潭城發集團與中信建發簽訂項目招商投資協議,合作進行片區整體規劃設計及開發運營,萬樓新城片區是雙方首期啟動合作的項目。萬樓新城片區將構建集“醫、康、養、教、文、旅、體、創、居、港”于一體的健康活力、科技創新、生態智慧新城,重點關注學校教育、醫療康養、文化旅游、科技、產業園等產業項目和科技人文住宅的有機結合與和諧發展,打造具備標桿性質的產城融合典范。
湘潭城發集團還重點推進了潭房·中央公園、江韻潭州、蓮城公寓、新星國際、橋頭商貿區西等地塊,主要推進了東坪片區、碧泉湖片區等開發項目。其中,蓮城公寓地塊擬定位為“濱水健康谷·活力湘江城”,以湘江風光帶為運動走廊,串聯四橋公園及小區內休閑綠地,打造“城市韻動+品牌教育”養生康體、高端住宅的運動型社區。
碧泉湖片區圍繞文化生態主題公園——碧泉湖公園輻射開來,將打造為一座城市“科技+”新中心。片區擬以碧泉湖公園為動力觸媒,依托湘潭大專院校科教資源,構建湘潭市科學教育培訓中心。結合千里湘江第一灣全域旅游規劃,搭建起數字信息技術創新和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交流平臺,助推湘潭文旅消費場景創新升級,共推智慧文旅產業大發展。
東坪片區與保利集團合作開發,進一步加強河東城東片區的城市更新改造,提升整體形象及城市品位,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打造集教育、購物、餐飲、休閑、娛樂等復合功能為一體的湘潭升級版商業新中心。
展望2021
“難”是現狀,“變”是必須,“干”是唯一的出路。
2021年是開啟“十四五”、逐夢新征程賡續奮斗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湘潭城發集團將立足轉型發展大局,在國家、省、市發展的大格局、大目標、大戰略中找準定位和謀劃發展,形成集團“十四五”規劃編制和三年改革行動計劃,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自覺、具體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促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全面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到國企改革發展全過程,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國企黨建工作和改革發展各方面。將黨建工作與項目建設、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通過開展“五星”支部創建、“黨員示范崗”“最美一線黨員”評選等系列活動,切實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打造風清氣正的轉型發展好環境。
▲十八總商業街建設如潮,文旅展示區、民宿體驗區已實現對外開放。
▲湘潭市西二環二期項目開工動員會。
▲湘潭大學附屬實驗學校項目火熱建設中。(方陽 攝)
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著重推進一批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市民群眾熱切期待,提升城市品質和形象的重點項目。如楊梅洲大橋及南北引線項目,西二環一、二期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抓好十八總商業街、湘大附屬實驗學校等項目建設。加大項目包裝策劃力度,積極爭資爭項,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和融資力度,撬動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強化質量標準,分級、分類制定安全生產及質量考核目標。
抓牢抓實片區開發。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推介濱江芙蓉新城東、蓮城公寓(一期)、碧泉湖片區、萬樓片區等土地上市,對相關片區進行重點包裝策劃。創新“土地+基建”“土地+融資”模式。加大與實力央企、省企合作力度,利用聯合開發、委托代建等模式,整合片區內優質資源,將土地與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打捆,借助外力盤活資源,實現建設、融資、運營、服務一體化開發。積極探索、創新片區開發模式,圍繞“土地一二級聯動開發”總體思路,將土地開發與基礎設施、產業導入緊密結合,以產業集聚和升級帶動片區開發。
推動產業發展增后勁。深挖能源節約、科技創新、產教融合、健康養老、文化旅游、綜合發展等六大板塊產業。培育優勢產業,積極推進雨湖區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實驗區、湘大教育產業集群和湘潭市研學、紅培基地等項目;推動十八總商業街文化旅游整體商業圈發展,加快湘江旅游觀光航道建設。大力發展紅色文化旅游產業,打造市文體旅游休閑融合示范地。探索科技創新產業,重點發展環林循環經濟產業園、清潔熱能產業基地、建材貿易、新型綠色建筑材料開發、“環衛一體化”、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PPP項目等科技創新和生態環保類項目。深挖特許經營權效益,做實做優公共停車場及停車位、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環衛一體化”等已獲批特許經營權運營,實現盈利。下一步,在“城發石化”建北加油站的基礎上,進一步規劃寶塔路、廣新路等加油站建設,做大公司經營流水。
湘潭城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勁松表示,新的一年,湘潭城發集團將咬定青山不放松,腳踏實地加油干,始終牢記“城鄉建設運營發展商”的定位,堅定踐行“創新圖強”的企業精神,攻堅克難,創新求變,敢闖敢干,以敢為人先的闖勁、一往無前的拼勁、久久為功的韌勁,為湘潭城市建設奮斗,為湘潭城發發展奮進,再啟新程,再續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