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精品视频,传奇私服辅助,传奇私服网站,龙之谷私服


忠信修身,知行修業!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有感

發布時間:2020-09-09

打印 | |   分享到:
0

堅持以人民利益為重 踐行共產黨人初心使命

——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有感

潭房集團  鄭知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講話中指出,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十九個專題中,全面貫穿了以人民為中心的這一思想,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組成部分。

一、不忘初心,為人民而努力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在縣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中,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用新的理論武裝頭腦,更好地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在2018年新進中央委員及中央候補委員專題學習班上,他進一步指出,不忘初心,首先是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不要忘記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忘記革命精神。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除了人民利益,沒有其他個人利益。這是我們的建黨初心,出發再遠,也不能一刻忘記。

不忘初心,就是要俯下身子,多下基層聽取群眾意見,多調查研究,想事情做決策要以人民利益作為出發點,不斷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時刻把民情冷暖放在心上。

不忘初心,就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人民有所呼、政府有所應,認真開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偉大實踐,把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頑疾作為改善黨風政風的長期工作來抓。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從人民出發治國理政,不斷創新工作思路,不搞數字游戲,不搞不切實際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在思想上、行動上經受洗禮、勇于擔當,拉近而不是拉遠與人民群眾的距離。

二、發展為要,努力實現共同富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發展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須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做到這一點必須堅持改革和高質量發展,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堅持長遠眼光,積極融入大發展,打破地域思維,減少行政管制,優化政府服務。

要努力實現更加公平的發展,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讓先富通過就業、投資、轉移支付帶動后富,用先富起來的經驗和成就激勵發展不足的地區和人群,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堅持長遠發展和現實利益相結合。當前,各地區、各行業都在謀劃“十四五”規劃,抓住新的產業發展和社會發展機遇。在謀劃“十四五”規劃過程中,要從當前人民日益增長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與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出發,從本地實際出發,堅持從民生利益和就業優先出發,堅持“六個統籌”,補足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方面的短板,補足區域發展的短板,做好產業布局謀劃,做好簡政放權,做的好的繼續推進,發展不足的加大力度。做好都市圈合作與產業互補、城鄉統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不搞資金投入和項目安排的均衡主義,政策與項目要有針對性和精準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舉,以共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

要始終把改進人民福祉、提高人民幸福感、改進公共利益作為政策制定、發展規劃、項目安排的出發點,要把人民群眾滿不滿意、人民群眾是否獲益作為績效評價的標準。

三、民生為先,推動社會公平正義

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在上海考察時指出,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扭住突出民生難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我們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總量和發展水平也達到了一個新臺階,但是社會民生領域的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還比較嚴重,要積極作為、擔負責任,著力解決教育、社保、住房三個方面的問題。

要依靠改革推動教育公平。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改革方向,破除唯分數論、唯文憑論的就業導向和社會導向,鼓勵全方位的人才培養;針對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水平差異大的問題,要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在資源投入、招生錄取、師資培養、課程安排等方面傾斜薄弱學校,實現均衡發展,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做好城鄉社會保險統籌,提升兜底水平。要繼續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和保障水平,特別是要加大對鄉村以及社區醫療資源方面的投入,加大社會保險繳納的監管,特別是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就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障問題,讓老有所養成為現實。要提高社區和農村醫療保障基礎能力,通過加大政策扶持、資金支持、項目傾斜、人才培養、待遇改善,留住人才和資源,讓小病不出社區、大病及時對接,讓鄉村的醫療資源和醫療人才能夠留得住。充分運用云計算、5G技術等手段,做好遠程優質醫療資源的對接,提升基層醫療質量和人民健康水平。

要繼續改善住房質量水平。十四五期間,要繼續加大城市老舊房屋功能的改善,通過完善配套設施、加固結構功能、統一城市風貌等方式對城市老舊房屋進行微改造,要充分考慮群眾公共文化生活需要、居家養老、公共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有針對性的進行投入,不搞大拆大建,積極推進美麗社區和美好家園建設,讓發展成果惠及百姓。 

忠信修身   知行修業

——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有感

 建工集團  周涓涓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禮記·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其實從古至今,治理國家就是一個技術活,對治理者的個人素質與魄力要求極高,而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具有“超大規模性”的國家的治理者來說更是如此。習總書記也曾在采訪中說過:“這樣一個大國,這樣多的人民,這么復雜的國情,領導者要深入了解國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絲毫不敢懈怠,絲毫不敢馬虎,必須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而我近期拜讀了習總書記所著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后,也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習近平同志高妙的治國技術與對祖國和人民深切的愛,越發地認識到習近平同志是一位優秀的國家領導人,技術與情懷兼備,有能力也有魄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提供堅強領導,并且也有一些自己的讀后感悟。

首先是,在工作中要做到腳踏實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嚴是要求,實是行動,嚴要求最終要通過實際行動得以落實與體現。雖然我只是一名國企的小員工,但是在工作中,其實任何人都應該要牢記自身職責,自覺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工作的腳踏實地體現在思路實、舉措實、作風實等幾個方面。思路實就是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在自覺把握新常態的前提下順應新形勢,謀劃新思路,既不過于悲觀低調失掉自信,也不過于盲目樂觀好高騖遠。舉措實就是要重實際、出實招、求實效、看實績,真抓實干,不喊空口號,不搞花架子,真正把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做實做好。作風實就是要經常用“三嚴三實”這面鏡子正衣冠、找差距,不斷匡正人生追求,校驗責任態度,自覺培養吃苦精神、擔當精神和奉獻精神,少一點個人得失的盤算,多一點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把個人榮辱融入事業成敗之中,克服浮躁情緒,腳踏實地干事業,盡心竭力謀發展。

其次就是修身要做到篤學實誠。修業先修身,人的素質品德決定了他的能量與作為。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對自身的修煉,努力做到腦中有學問,心中有信仰,行中有戒律,胸中有理想。腦中有學問就是要求自己任何時候都不放棄學習,視學習為責任,為使命,通過學習不斷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具備適應新常態解決新問題的知識與能力,使自己永遠保持與時俱進的狀態與激情。

最后還有一點,對于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習總書記也有著深刻、緊扣國際大勢的思考。他準確把握了時代的發展方向,提出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發展不可逆的潮流,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經濟全球化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這些堅強有力的中國聲音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向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也必將為中國自身發展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新青年,我會堅定不移地擁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堅定自身理想信念,磨礪自我,不辜負習總書記對當代中國青年的期望,也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